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青海是一片熱土!”
這是來自湖北省武漢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教師鄭薇在西寧市湟中區康川學校體驗為期5天的研學活動后發出的感慨。
武漢學生課堂上分享小知識。牛玉嬌 攝
“參觀康川學校少年宮,孩子們用黏土做的手工藝品讓我印象深刻,小小的泥人穿著彩色的衣裙,身旁圍著牛羊,還有團團錦簇的鮮花,把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含義表現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愛國熱情讓人敬佩。”
“康川學校的學生們熱情接納武漢的哥哥姐姐,積極參加活動、主動學哥哥姐姐的自編操,還偷偷塞零食,非?蓯。”
熱情的接待、淳樸的臉龐、質樸的表達方式……或許每個來過青海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但鄭薇和她的學生對這份熱情的感受從未如此強烈。
6月9日上午,見到武漢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高二學生張子怡時,她正在和同學們準備下午的“英語角”活動,聊到這幾天的住家和學習感受時,張子怡臉上立即浮現出喜悅。
“來之前就做了功課,沒想到我真的被分到少數民族同學家里住家,太榮幸了。”
帶著好奇,張子怡開心地住到了康川學校八年級學生李文靜家中,回族家庭的生活點滴和細枝末節都被這個愛觀察的女生盡收眼底并記錄下來,在她的手機備忘錄里,有李文靜教她學習的青海話、飲食禁忌,還有李文靜提到的向往的城市。
幾天下來,或許是青海家庭熱情的催化,張子怡的臉上總帶著喜悅、激動,她說在青海有了“親人”,并親切地稱結對同學為妹妹,同學媽媽為“媽媽”。
“媽媽和妹妹對我很熱情,我很感動,剛來第一天,媽媽就為我煮了米飯,炒了牛肉,知道我胃不舒服,早上煮養胃粥,妹妹為我泡養胃茶,很貼心。”
平時比較內向、話不多的張子怡對這幾天感受到的熱情也給出了自己的回應,主動融入了這個溫暖的家庭中。
“以前參加活動我會退縮、拒絕,但這次,我會全力以赴。”
康川學校7年級的學生候靜潔在一旁聽得入神,對于來自武漢的哥哥姐姐,她眼神中裝滿崇拜,不僅積極參加組織的活動,還主動跟老師申請“認領”一位姐姐去家里住。
為了照顧來自武漢的姐姐,她和媽媽專門去超市買了姐姐喜歡吃的食物,還特地清潔了家里的淋浴房,希望姐姐住得舒適。
候靜潔和結對學生互加了微信,她說:“聽了哥哥姐姐的‘試講課’,我了解了很多原來不知道的東西,他們在課堂上的拓展知識很豐富,姐姐自律的學習習慣深深激勵了我,我和姐姐加了微信,希望以后常聯系。”
深厚的友誼是無形的絲線,連接兩顆誠摯相待的真心。
武漢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高一學生萬怡然結對同學的媽媽曾是援助武漢醫生,萬怡然眼中,“對從武漢來的同學住到家里,阿姨十分歡喜”,或許是對武漢人的“舊情”,萬怡然說阿姨對他的關愛和體貼無微不至。
萬怡然說:“剛來的第一天,阿姨就問我有沒有什么忌口的東西,喜歡吃什么,平時吃的每一餐都是阿姨精心準備的,第一天吃拉面的時候就已經想好第二天和第三天要做火鍋、面片給我吃。”
要離開青海的前一天晚上,萬怡然看到阿姨援助武漢留存的資料、照片時內心充滿感激,他和叔叔阿姨、學弟留下了一張充滿意義的合影,送了自己從武漢帶來的熱干面、周黑鴨,還有一封信:“我閉上眼睛,清晰地記得這兩天發生的一點一滴,你們給我無比細致的照顧,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希望還能回到這片土地,我在武漢等你們……”
青海是一個神奇的家園,有山有水,有武漢學生們期待中朝氣蓬勃的學弟學妹,五天的學習、住家,讓雙方凝結了跨越大山大河的友情。
愛好文學的謝彬月來青海之前,特意寫了一首詩,她的詩里寫道:“遠眺在高高佇立的黃鶴樓,尋夢于童話中的青海湖,山巒記下清晨中奔跑的背影,江水留下晚霞里爽朗的笑聲。”五天后,再回頭看自己寫的詩,謝彬月說:“很想再寫一遍,表達內心更多的情感,送給青海的弟弟妹妹,讓他們感受到武漢的友誼。”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五天的研學交流,是熱情與善良的相遇,是青藏高原和長江之濱友誼的交匯,是民族友愛碰撞的光與熱,閃爍在他們交匯的無數個瞬間。